一场激烈的国家德比过后,争议的焦点并未停留在比分本身。皇家马德里年轻后卫赫伊森在比赛末段因一次铲抢犯规被当值主裁判直接出示红牌罚下,这一决定迅速成为全球足球媒体和球迷讨论的焦点。如今,事件迎来官方定论:西班牙足协裁判委员会已正式承认,这是一次误判。
事件发生在比赛临近结束的第几分钟,当时巴塞罗那队发动快速反击,赫伊森作为防线最后一人,在侧后方对试图转身突破的对手球员进行了铲抢。主裁判在回看视频助理裁判(VAR)提供的画面后,坚持认为这是一次明显的红牌犯规,直接取消了赫伊森的比赛资格。
判罚作出的瞬间,立即引发了皇马将帅的强烈不满。主帅安切洛蒂在场边情绪激动地向第四官员抗议,而电视转播画面也清晰捕捉到多名皇马球员难以置信的表情。赛后,安切洛蒂在新闻发布会上直言不讳地表示:“我们都看到了发生了什么,那不是一张红牌。VAR介入后仍然维持原判,这令人非常失望。”
争议声浪迫使西班牙足协裁判委员会不得不对此次判罚进行紧急复核。据悉,委员会内部的技术专家在反复多角度研究比赛录像后,得出了与当值裁判组不同的结论。他们认为,赫伊森的铲抢虽然带有犯规性质,但首先接触到了皮球,其动作的危险性和意图均未达到直接红牌的级别,一次黄牌警告是更为恰当的处理方式。
尽管裁判委员会内部承认了错误,但根据足球规则,比赛结果和红牌处罚本身将无法更改。赫伊森仍将面临因直红而带来的自动停赛处罚,这将使他缺席下一场关键联赛。
此事件再次将VAR系统的公信力推上风口浪尖。支持者认为,VAR的初衷是减少错误,但最终判罚仍取决于主裁判的主观解读,人的因素依然是关键。而批评者则指出,在拥有多机位、慢动作回放等先进技术辅助下,仍然出现如此明显的误判,是整个系统的失败。球迷和媒体普遍质疑:“如果拥有所有技术手段后,最高水平的裁判们仍无法做出正确判断,那比赛的公平性该如何保障?”
对于年轻的赫伊森和皇家马德里俱乐部而言,裁判委员会的承认更像是一种“无用的安慰”。球队不仅在当时以少打多,面临更大的防守压力,还将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损失一名重要的后防球员。这场由一张红牌引发的争议,远超一场比赛的胜负,它持续地拷问着现代足球的裁判执法体系以及科技应用的边界何在。